捨不得是在天堂與地獄間的樓梯之中不斷排徊,而放得下就是最後的階梯,和嚮往天堂的動力。若對生命、事物放不下,就只能遊蕩於天堂地獄之間,極樂世界的光輝伸手可得,卻要面臨兩難的抉擇:是要斬斷因緣的孽障,披上純白的外衣,長出雙翅,飛入極樂世界?還是要留戀以往玫瑰般回憶,難以割捨,繼續在天堂地獄間不斷排徊。
很多故事、電影中,壞人終將伏法死去,那好人呢?好人當然也會避免不了生死輪迴,那你我也何嘗不是如此?當親人死去,有些人就會被困在自己的監獄中,茶不思、飯不想,走不出來,好像死的不只有親人,還有自己。禁錮了自由、奔放的心靈,斷送了大好前程;反觀有些人看得開、放得下,擦乾眼淚,祝福親友能早日升天,又再一次展開屬於自己的新旅程。
「竹杖芒鞋輕勝馬,誰怕?一簑煙雨任平生。」放下挫折對於曠達的蘇東坡來說,並非難事。遠調黃州、惠州,甚至是中國版圖最南的驛站──儋州,皆能灑脫自在的面對。東坡不管到哪裏都能苦中作樂,寫下膾炙人口的詩文,我想並不是窮鄉僻壤消化了詩人,而是窮鄉僻壤為他所消化。反之,放下困頓,對於屈原來說,卻是難如登天。就算是國君對於他忠實的建言置之不理,也不能如此灰心喪志,憤而投江自殺。徒留「眾人皆醉我獨醒,舉世皆濁我讀清。」的慨嘆在人間。
該放下的,就要放下。執著在哪兒,煩惱就在哪兒,不是嗎?請記得:放下不是一個結束,而是另一個開始,不要怕、不要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