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3月18日 星期五

拉斐爾 雅典學院


拉斐爾 雅典學院

拉斐爾的著名巨作壁畫《雅典學院》

聚集了古代偉大的古典思想家和當代理想家的形象,頌揚著和諧理智和宇宙自然的真理,畫風古典優美,可稱為盛期文藝復興時期的代表作品。

希臘神話中有個很著名的故事:
傳說古時候,有一位年輕貌美、名叫海倫的斯巴達姑娘,她是宙斯跟勒達所生的女兒,在她的後父斯巴達國王廷達瑞俄斯的宮裡長大,她被一個名叫忒修斯(雅典國王)的傳奇英雄人物劫走。海倫的兩個哥哥卡斯托耳和波呂丟刻斯,來到雅典四處尋找他們的妹妹,遍尋不著,直到他們遇到了一位名叫阿卡得摩斯(Akademos)的農夫,因為他知道忒修斯的秘密,提供他們海倫的下落,結果讓他們救出了海倫,離開了雅典,回到故鄉去了。

所以諸神之後就永遠守護著阿卡得摩斯的園林,作為對農夫阿卡得摩斯的答謝。根據阿卡得摩斯的名字,這座園林被叫做Academeia。後來的古希臘大哲學家柏拉圖(Plato427 - 347 B.C.)就是在這座園林裡授課。

柏拉圖出身於名門望族、一個富裕的貴族家庭。

據說,柏拉圖的原名是亞里斯多克勒斯(Aristokles),因為擁有強壯的身軀而被稱為柏拉圖(希臘語Platus是「平坦、寬闊」等意思),但也有說柏拉圖這個名字也有可能是來自他流暢寬廣(platutes)的口才,或因為他寬廣的前額。

由於柏拉圖出色的學習能力和才華,古希臘人稱讚他為阿波羅之子,並稱在他還是嬰兒的時候曾有蜜蜂停留在他的嘴唇上,才會使他口才如此甜蜜流暢。

《雅典學院》是教宗命拉斐爾畫的畫。

在透視點的二人分別為柏拉圖及亞里斯多德。人群後兩邊牆壁,左邊是象徵藝術、光明的太陽神阿波羅,右邊是象徵智慧的女神雅典娜。全畫寧靜、穩重而平和,氣魄宏大。

眾人包括哲學、詩歌、音樂、神學等學者,都是教宗喜歡的範疇。更以哲學的殿堂來代表教宗家。

「雅典學院」這幅畫的主題顯示出了:追求至真必須要透過信仰的途徑,並且由理性之光給予引導。

拉斐爾把不同時期的人全都集中在一個空間,古希臘羅馬和當代義大利五十多位哲學家藝術家科學家薈萃一堂,表現自己篤信人類智慧的和諧、並對人類智慧的讚美。這麼多哲學家集中於一畫面,拉斐爾很聰慧的把不同人物,按其個別的思想特點,以最易讓人理解和感覺的方法繪畫出來。

整個背景和構圖,如同舞台空間一樣,觀眾面對這幅畫就如同親臨劇場一般,採透視法以二度空間呈現三度空間的縱深。拉斐爾將柏拉圖和亞里斯多德變成劇中人物,(他把柏拉圖繪成達文西的臉,表達對達文西的敬重)以他二人為中心,激動人心的辯論場面向兩翼和前景展開。彷彿正在「表演」一齣古希臘思想史,唯心和唯物之爭。

最中央的柏拉圖左側腋下夾著他的著作「蒂邁烏斯篇」,右手食指比著天,暗示天是一切人類知識的泉源;亞理斯多德一隻手掌向前伸,代表實踐的具體性。

《雅典學院》如此古典優美;在這個歷史舞台上,一切演出都是如此和諧,如此神聖、如此有秩序。真正是正統神傳文化,永遠都能觸動人們的心靈。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