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年8月29日 星期一

《大碗島的假日午後》


秀拉 《大碗島的假日午後》  1884~1886 美國芝加哥芝加哥藝術中心
秀拉運用光與色的科學原理,以點狀的細膩筆法進行繪畫。

《大碗島的假日午後》是秀拉25歲的作品,也是短短31年的人生,最重要的代表作。

畫中人物雖多,卻有些疏離,呈現另一種寧靜理性的秩序感。

《宮女》

維拉斯奎茲 《宮女》 1656 西班牙馬德里 普拉多美術館

維拉斯奎茲是西班牙王權高張時最具代表性的宮廷畫家,一生繪畫主題都受到限制,但維拉斯奎茲以非凡的毅力研究肖像的畫法,成為西方美術處理偉人的典範。

《宮女》迴避了巴洛克宮廷藝術,歌功頌德的主題,以平實的手法利用鏡子反照的空間,一面記錄貴族畫像的場景,一面也描繪了公主和宮女闖入的偶發事件。

運用了多層次的空間,讓視覺呈現豐富的效果,甚至將自己畫進畫中,意識到在創作的世界裡,獨立自主的存在意義,自己才是真正的「君主」。

戴著珍珠耳環的少女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戴著珍珠耳環的少女

維梅爾 《戴珍珠耳環的少女》 1665 ~ 1666 荷蘭海牙 荷蘭莫瑞修斯博物館

維梅爾用色彩與技法詮釋光影,作品聚焦在耳環上,珍珠墜子閃耀著晶瑩光澤,與明眸、朱唇相輝映。

據傳1881年海牙舉辦的拍賣會上,落款已難辨識,無法辨識創作者,直到修復簽名後,才發現竟以極少價格買到真跡。

《戴珍珠耳環的女孩》1994年進行修復,除移除發黃部分,也對細節加以潤飾,最驚人的發現,是在嘴角左方一粉紅色擦點上,發現微小白點,而珍珠墜子上也有一多餘反光。經檢驗,乃上次修補,被剝落的顏料所附著,移除後,使此畫更臻完美!